淡入历史的夕阳行业
纸扎与印刷这两个老行业都离不开纸张。纸,承载着老一辈人的情怀。然而,随着时代巨轮的变迁,曾经兴盛一时的老行业如今却面临无人接手的窘境而逐渐走向没落。
从1948年开业至今的永光印务有限公司的第二代掌舵人李耀农先生(78岁)经历了传统印刷业的辉煌与衰败时期。他说在辉煌时期,该店大概有约十名员工。如今,只剩他一人独撑老店,情况令人不胜唏嘘。在消费税制度实施之前,他还能靠老顾客勉强维持生意,但现今全部生意必须采用电脑化,不通晓科技的老店铺只能被迫接受被社会淘汰的命运。由于儿女也不愿接手转型,李先生无奈选择结束营业。
另一方面,在芙蓉土生土长的林国云先生自小便跟随师傅学习纸扎手艺。他把一生的光阴都奉献给了纸扎业,他的坚持只为了守住那份人情味。纸扎是一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技术,是用藤、竹子和砂纸制成的祭品。他表示不同籍贯的纸扎祭品具有不同的意义,代表的礼节也不一样。纸扎风俗根深蒂固在华人思想,背后承续的是华人传统的精神,那就是感恩与孝道。然而,现今的年轻人对讲究细腻的纸扎手艺不感兴趣,因此他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。
两个老行业的失传成为了科技进步的牺牲品,它们只能成为老街坊们独有的记忆。
李老板示范如何操作传统的复印机。
李老板一边转动操作老旧的机械,一边叙说传统印务业的老故事。
老旧的割纸机械依然可以操作,然而科技的进步却容不下它的存在。
陈旧的机械缓缓地操作着,殊不知自己将被现实的社会淘汰,从此走入历史。
传统的老店铺依然用铅字粒为顾客影印文件,第一次接触铅字粒,却是在它走入历史之际,心中不免有些许感慨。
一支支摆放在角落旁的藤是用来固定纸扎祭品的必要材料。
林师傅小心翼翼地修剪藤枝,对于这份手艺的技术非常讲究。
林师傅专注地搭好藤架,细心地制作纸扎祭品。
林师傅在架好的藤架上绑上砂纸,以确保它更坚固。
这是林师傅制作过最特别的纸扎品,是根据一名顾客的要求制作用来完成先辈的心愿。
这个轿子是福建人的纸扎祭品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