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扎世代-灵厝

郭亚義先生如今年过半百,是一名制作纸扎灵厝的师傅。他于1979年投身在纸扎业中,当时的他才16岁。随后他继承父业,成为第三代的传人,然而家族事业并没有一间所谓的纸扎店铺。
郭师傅说,以前是到顾客的屋外搭棚制作灵厝,历时20余天,而近十多年碍于路上车辆繁忙及房屋数量剧增,也就和叔叔在增江北区中坛庙制作灵厝。他在2008年租下增江北天宫的戏台充当自己的工作间,一路经营自家生意至今,顾客们大多数都是透过友人介绍而成。
郭师傅制作的灵厝一般17尺高愈20尺长,他一个人制作一套完整的灵厝需用上一个月半的时间,有时候赶工就会请他的几位老伙伴帮忙,两三个星期便能完成。为了与时并进并且与同行竞争,郭师傅还打造了融合科技元素的功德屋,加入LED灯,使它变得更加美轮美奂。
马来西亚烧灵厝是根据道教仪式,会在出殡当天、做死亡一年(对年)、三年或家人经济许可时于忌日火化灵厝给予往生者,作功德,灵厝也称功德屋。灵厝是为了献给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使用,也是一种尽孝道的行为,不放任亲人离世时,孤苦无依,没有地方归属。
郭师傅感叹道,以前是诚心为了学习一份手艺而开始纸扎生涯,然而时下年轻人对这门传统手艺却不感兴趣,他们追求生活上的实质利益和新鲜感,因此,纸扎业可说是逐渐没落。他对于自己的子女并没有打算继承其事业感到无奈。
纸扎这个传统手艺是让人们了解与传播华人文化的重要载体,必须被传承,首要目标要让年轻一辈认识这门手艺。


位于增江北天宫的戏台被郭亚義师傅用作制作纸扎灵厝的工作间,至今已迈入第7年。
郭师傅运用精炼的手法使用刀子来削竹枝。
投入纸扎业长达36年之久的郭师傅,双手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。
图为郭师傅完成的灵厝主要部分。
图为制作纸扎灵厝的材料之一,由郭师傅亲手一笔一画地彩上艳丽的颜料。
一探灵厝的内部结构,由好多枝的竹枝结合而成,再看一看为了融合科技元素而加入的LED灯以及其电线环绕在竹枝上。
图为灵厝窗户两旁的一副对联,灵厝基本是由各类纸张和竹枝结构而成,并制造了一幅犹如仙境的景象,蓬莱指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,灵厝是子女尽职尽孝献给往生者之物。

郭师傅以熟练的手法,便轻易把彩纸粘在正确的位置上。
郭师傅专注的神情,对待纸扎灵厝的制作过程一点都不马虎,专心一意地完成每个步骤。
遇到增江北天宫前总务林金保先生来访,郭师傅放下手上的工作和他闲谈,再认真的工作也要适时的放松自己。
为了更详细的介绍灵厝,郭师傅拿着以前的作品图一一展示,嘴角还露出了浅浅的笑意。
完成制作的灵厝会由罗里载送至顾客指定的地点,也承载了郭师傅的心血驶出门外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